第四章(上)
原以为第二天会有疾风骤雨,结果却是风平浪静,我忐忑等待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。
纪总突然接到通知,赶回总部参加重要会议,一早的航班直接走了。
程奕入职第一天就没能和纪总碰面,也没有正式的介绍和欢迎。
叫人啼笑皆非的是,次日早上司机去酒店接他,路上塞车迟了十分钟,他不耐烦等,自己乘出租车来了。到公司却被保安挡在门外,因为没有门禁卡和胸牌,保安也不知道程奕是谁。
等我接到电话跑出去,看见程奕拎着电脑包,尴尬地站在那里,黑黑瘦瘦一个人却穿着蓝色衬衣,系深蓝领带,像上门来维修电脑的维修员,色彩搭配品位令我无言。
苏雯闻讯也迎出来,笑容灿烂,连连道歉。
程奕却比她还客气,执意让她不必陪同,自己拎了包,让我领他去办公室。
两间副总经理办公室都在35层,紧挨着纪总办公室。
他走进去看了看,向我提出一个古怪要求,“可不可以把我和营销部一起安排在36层?”
我说36层一时腾不出独立的办公室。
他说没有独立房间也不要紧,随便在大厅找张桌子,人堆里热闹更好。
我有点无语,但还是笑容满面拉开百叶窗,“这间办公室的景观采光很好,36层可找不到这么好的位置。”
他笑嘻嘻的,“工作嘛,又不是来观光旅游。”
我只好敷衍答应着去36层看看有没有地方,心想,穆彦知道了多半不理不睬。
他随随便便倚上办公桌,笑看我,“不会给你太添麻烦吧?”
我对他的笑容持有一丝警惕,“程总客气了,只要能安排出地方,我会尽快给您调整。”
他咧嘴笑,“不要程总程总的,就叫程奕,或者Alex。”
我忍了忍,还是善意地告诉他,如果不是根深蒂固的习惯,在这裏最好还是用中文名。
公司以前也是人人取着英文名,其实除去高层,早已经自上而下的本地化了。也不知是什么心态促使写字楼里这些人,像患流行病一样,非得抱着洋腔调不放。但凡进入国内市场稍有时日的企业,有几个不是全盘本土化的。
我们这裏还是穆彦第一个从营销部打破这个习惯,让人对他直呼名字或职务,把没意义的做派丢开,渐渐全公司才跟着改变。现在除了几个总部派来的香港人还是这习惯,我们都不再称呼英文名,谁这么叫反倒显得奇怪,会招人侧目。
听我这样说了,程奕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“原来这样,差点我一不小心又土了。”
他拉着我聊天,问了许多琐事,包括公司附近有什么好吃的,周末有没有活动之类,甚至还问我的名字有什么深意。我告诉他没深意,只是我爸翻字典取的一个偷懒名字。
他笑得很开心。
我试探地问,“对了,您是哪里人?”
他又挠了挠头,好像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“应该算……半个广州人。”
听他口音,粤腔并不明显。
他自己解释,“我妈妈是广州人,我十三岁就离开了,前几年才回国。”
原来如此,人家不是装腔作势,真是深海里浮上来的海龟。
对于他的八卦我也没有兴趣打探太多,听了一笑作罢,问他要不要去36层看看。
他很乐意,跟着我从中央旋梯上楼,走在楼梯上还东张西望。